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人工智能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支撐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以人工智能賦能能源為核心路徑,系統部署應用場景拓展、技術水平提升及創新體系健全等關鍵舉措,展望2027、2030年“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創新體系建設目標,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骨干能源央企,國家能源集團積極貫徹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統籌謀劃電力產業“AI+”專項行動,擔當人工智能賦能電力行業的重要破題者和電力行業人工智能體系化布局的重要組織者。
一、強化融合創新,推動發電行業智能化升級
《實施意見》明確將發電行業作為人工智能賦能能源重點領域,系統部署人工智能與火電、水電、新能源、能源新業態等領域深度融合路徑,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發電行業的深度應用。
(一)堅持應用導向,聚焦電力產業發展
《實施意見》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場景落地為牽引。如“人工智能+火電”圍繞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的發展方向,在燃料管控、生產運行優化與智能控制、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業務場景開展創新;“人工智能+新能源”針對出力波動性與間歇性問題,推動高精度功率預測、電力市場、場站智慧運營、新能源規劃等方向的人工智能應用。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承擔多項國家級行業試點建設任務,錨定電力產業實際業務痛點,重點圍繞規劃建設、檢修評估、安全環保、節能降耗、運營管控、電力交易等關鍵環節攻堅,建設一批高價值場景,確保技術賦能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二)推進產業協同,構建一體化生態
《實施意見》重點提出了打造“氣象預測+功率預測+智慧交易+智能運維”一體化新能源智能生產模式、提升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運行水平等新要求。通過數據驅動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構建“技術-場景-價值”一體化生態,推動能源產業從“單點智能”邁向“系統智能”。國家能源集團積極結合發電行業多能布局優勢,探索新型能源服務業態,賦能水火風光儲一體化多能互補協同調度、電力生產運維檢全流程智能化,提升系統靈活性、安全韌性、運行效率與清潔能源消納水平。
二、聚焦發展瓶頸,破解智能化轉型深層挑戰
《實施意見》提出,能源領域面臨數據孤島化、算力碎片化、算法黑盒化、算力高耗能等形勢挑戰,需要行業單位共同努力,推動開展適用能源領域的數據、算力、算法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站在“十五五”新起點,國家能源集團充分發揮國資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重要作用,高起點開展前沿攻關,筑牢人工智能發展基礎。
(一)夯實數據基礎
深度融合電力業務場景,貫穿“采集-存儲-處理-分析-應用”數據要素治理全鏈路,構建電力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高效、智能、安全的數據管理體系。打通火電、水電、新能源等業務系統數據壁壘,構建“基礎支撐-業務運營-創新賦能”數據驅動體系,形成覆蓋發電領域的多模態高質量數據集,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燃料”。同時,研發隱私計算、動態加密、可信數據空間技術,確保數據全流程安全,符合能源數據安全監管要求。
(二)強化算力支撐
采用租建結合模式構建多元異構智算中心,開展統一調度、任務編排、算力池化等核心技術攻關,滿足模型使用需求。致力按照“電力保障算力、算力賦能電力、算電融合發展”的原則,謀劃算電協同發展,打造電力和分布式非常規算力協同的超算服務平臺,提升算力中心綠電消納率,探索算力中心余熱資源回收利用,進一步拓展電力綜合能源發展新業態,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三)提升模型能力
圍繞電力行業領域知識適配性不足、決策可靠性驗證機制缺失等共性問題,優化模型算法及應用,加大多智能體協同、可解釋性、模型輕量化推理等技術研究,打造覆蓋全發電領域的大模型能力矩陣。實現發電行業全場景認知決策能力躍升,驅動產業鏈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
三、完善體系保障,激活智慧能源新動能
《實施意見》提出,未來將通過落實強化組織實施、推動協同創新、加強標準規范建設、開展試點示范等多方面保障措施,系統推進“人工智能+”能源的高質量開展。國家能源集團將積極響應,從標準體系、示范創新、人才培養等多維度協同發力,堅持創新引領,全面提升電力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強化標準體系
以“標準引領發展”為原則,積極構建“人工智能+”能源領域中覆蓋數據、算力、模型、場景、安全的標準體系,鼓勵參與制定相關國際標準。有序開展標準落地與驗證,建設發電行業人工智能標準測試平臺,對數據質量、模型性能、場景應用效果進行驗證;將標準嵌入人工智能項目全流程,確保應用合規性與可靠性。
(二)推動示范創新
強化科技創新,聚焦關鍵領域“根技術”攻關,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布局,聯合業內先進企業、研究機構、重點實驗室等共建能源領域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積極參與開放生態建設,加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組織開展試點示范,在產業運營平臺化、區域生產柔性化、經營業態多元化等方向,統籌謀劃電力產業運營組織新模式。
(三)加快人才培養
加強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探索高效、靈活的引才機制,產教協同完善人才培育生態。以人為本、為人鍛能,打造一支規模適宜、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兼具深厚能源行業知識底蘊與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
總體來看,《實施意見》的發布正當其時,為“人工智能+”能源領域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實施意見》必將凝聚行業發展共識,促進人工智能與能源技術深度融合與產業創新,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國家能源集團將牢牢把握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能源領域應用的規模化、多元化、價值化范式,推動構建開放、共享、協同的智慧能源產業生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國能力量!
(國家能源集團首席科學家 丁濤)
原標題:專家解讀丨以人工智能培育能源新質生產力 引領發電行業新變革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陽光電源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擬募資用于研發用途,包括新一代光伏與儲能產品的研發投入,以及建設及升級研發中心等。
- 2025-09-28 11:29:22
- 2877
-
中國石油立足油氣新能源裝備產業實際,以“三大補強、三大轉型、三大改革、三大提升” 的 “四三” 工程為實踐抓手,將《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轉化為具體行動,為2030年實現 “能源關鍵裝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目標筑牢根基。
- 2025-09-28 11:29:22
- 3338
-
《電力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及治理監督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電力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及治理監督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正公開征求意見,旨在加強電力重大事故隱患判定及排查治理,防范遏制電力事故發生。- 2025-09-28 11:29:22
- 8949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